嘉言錄::歡喜做、甘願受。 林秀勉老師提供
有個人每天都固定向某報攤買一份報告,
儘管這個攤販的臉一向都很臭, 但他還是每次都對小販客氣地說聲謝謝。 有一次和他同行的朋友看到這情形,便問他: 「他每天賣東西都是這種態度嗎?」 「是的。」 「那你為什麼還對他如此客氣呢?」 那人回答:「我為什麼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呢?」 是啊!我們為什麼要讓別人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呢 如果有人侮辱你,你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覺得受到羞辱。 如果你不在乎別人怎麼說,你不覺得被羞辱, 那麼你又怎會受到侵犯呢? 如果你不「隨風起舞」, 你的情緒又怎麼會起伏不定呢? 某人罵你,你並不覺得被罵,你會說他罵你嗎? 你怎麼能說他是罵呢? 當你的認知改變,整個品質也就不同, 你也許會反過來感激他那麼關心你,在乎你, 你也可能會同情他,可憐他: 「他是怎麼了,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呢?」 這時「罵」還是「罵」嗎? 它已不存在了。不是嗎? |
嘉言錄::靜坐常思己過、閒談莫論人非。
說話的速度
急事,慢慢的說; 大事,清楚的說; 小事,幽默的說; 沒把握的事,謹慎的說; 沒發生的事,不要胡說; 做不到的事,別亂說; 傷害人的事,不能說; 討厭的事,對事不對人的說; 開心的事,看場合說; 傷心的事,不要見人就說; 別人的事,小心的說; 自己的事,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; 現在的事,做了再說; 未來的事,未來再說; 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,請一定要對我說。 ~摘自經濟日報,作者鄭丹瑞 |
嘉言錄::多做多得,少做多失。
該來的與不該來的
有個人請客,看看時間過了,還有一大半的客人沒來,主人心裏很焦急,便說:「怎麼搞的,該來的客人還不來?」一些敏感的客人聽到了,心想:「該來的沒來,那我們是不該來的囉?」於是悄悄地走了,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幾位客人,越發著急了,便說:「怎麼這些不該走的客人,反倒走了呢?」剩下的客人一聽,又想:「走了的是不該走的,那我們這些沒走的倒是該走的了!」於是又都走了,最後只剩下一個跟主人較接近的朋友,看了這種尷尬的場面,就勸他說:「你說話前應該先考慮一下,否則說錯了,就不容易收回來了。」主人大叫寃枉,急忙解釋說:「我並不是叫他們走哇!」朋友聽了大為光火,說:「不是叫 他們走,那就是叫我走了?」說完時,頭也不回地離開了。 許多時候我們因為別人一句無心之言而耿耿於懷,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的無心之言卻讓別人受傷更大。 |
嘉言錄::口說好話、心想好意、身行好事。
擁有和施與
聖經中記載一個這樣的故事。有一個人想和他的哥哥分財產,可是談不攏,就來要求耶穌為他們分財產。耶穌面對這樣的請求,說了一個故事:「有個大富翁,田地出產很多,以致倉庫不夠存放;因些,他計畫另蓋更大的倉庫,來儲藏他的農產品,他認為他的下半生,就可以好好享受了。不料,當夜上帝就對他說,要取走他的生命。他的計劃全落空,且積存的都享受不到。」耶穌指出,這樣的人,自以為富有,他的生命在上帝的眼中,卻一點也不富足。 在意自己擁有,不肯分享者是很貧乏的。人的價值並不在於他有多少,而在於他如何去運用!努力為自己的人生賺取更多,原本無可厚非,但是,我們要常存感恩的心,珍惜我們的生命,學習更多,充實自己,服務更多,活得更美好。 |
嘉言錄::小事不做、大事難成。
送友人
唐.李白 青山橫北郭,白水繞東城。 此地一為別,孤蓬萬里征。 浮雲遊子意,落日挌人情。 揮手自茲去,蕭蕭班馬鳴。 【題解】這詩寫作者送友人遠行,表達出的深厚情感。 【賞析】起筆先寫送別地點,再寫送別情懷。詩文中藉「浮雲落日」譬喻二人情意。前二句用對仗,寫山水景色,「青山」、「白水」,皆有極強烈對比;山可象徵堅貞,水可象徵深情,看出作者與友人交情深厚。接著寫別情依依,以飄蕩浮雲,譬喻遊子行無定所;以依戀的落日,比喻故人之情深不捨;最後以揮揮手,馬鳴蕭蕭,寫出目送故人漸行漸遠的離愁。 |
嘉言錄::孩子遇挫折時,鼓勵他再試試別的方法。
機會不待人
你總是感嘆自己,遇不到好機會嗎?機會到處都有,只是沒有去把握而已,我們應該準備好一切,等待機會的來臨,否則就只有與機會失之交臂了。 有一次公司業務部,要準備跟客戶提案,總經理請相關同仁做準備,事前先在公司演練一次,做簡報。由於這次是內部「非正式」的簡報,因此每個人散散的,沒有很認真的準備資料;只有小王,把這次的簡報,當作向客戶提案般重要,仔細、謹慎的準備每一份文件內容。當然,這種種表現,總經理暗中觀察,也都看在眼裡。提案結束後,總經理擢升小王為副理,而這個案子,也在小王的手中,順利完成工作任務。 機會,不會從天而降;機會,也無須等待;機會更不用找尋或摸索;機會,是必須自己全力去創造的。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,就像捕魚一樣,將網撒下去,抱著持之以恆的耐心、信心,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滿載而歸。 古代羅馬詩人。歐維迪司的名言「機會到處都有,即使你認為不可能的地方」。 |
評論